88858cc永利(中国区)有限公司官网

88858cc永利官网动态

陈利浩:“以小博大”推动社会进步

  • 时间:2012-07-31
  • 来源:

    来源:南方杂志

    富豪的惯用装备是什么?一身名牌,才够潇洒;游艇豪车,才够阔气;一屋子红酒,才够品位;闲时打打高尔夫,才有身份……但如果用这些标准衡量,陈利浩肯定不算一个“标准”的富豪,他背个双肩包,踩着自行车,就算出行。
    然而,更不“标准”的是他的高调行善。但他更正说,他不是在做传统意义上的慈善,他希望“以小博大”,即希望以小的事件把社会往前推一步。
    有关社会公益的事情上,陈利浩尽可能都去猛推一把,从小伊伊到许云鹤,从温州动车事故到浙江湖州织里群体事件,从小悦悦惨剧到欧债危机,他的关注无远弗届。当然,指责他“炒作”的声音依然如影随形。他经常会跟人说两句话:一是“如果为了公益,那我乐意炒作”,一是“正义不被炒作,就会被埋葬”。
    现在他的书房里还挂着许云鹤案涉案人王老太送的一面锦旗:“为国为民社会良心,筑造和谐情暖人间。”“这就够了,杂音不论,”他说,“我推动了社会对好人的保障。”
 
   传递一种价值观
   
    “小伊伊现在能跑了,经常跟在我后面,甩都甩不掉。还经常会把手背在后面,学大人走路。”每隔一段时间,陈利浩都会接到小伊伊的叔叔项余遇的电话,说一下小伊伊的近况。
    2012年6月27日,来自德国的两位神经康复专家毛瑞茨和霍特对小伊伊会诊。“小伊伊的腿并没有因为受伤而出现萎缩,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毛瑞茨说。
    一年前,陈利浩与小伊伊并不相识,甚至远隔万水千山,他们的缘分来自一场灾难。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发生动车追尾,这是一次特别重大的铁路交通事故,2岁半的小伊伊是最后一名生还者,也被称为“奇迹女孩”。
    温州动车事故后,陈利浩看了一则报道,武警支队长邵曳戎反对执行“把车厢推到地面清理”的命令而救下小伊伊,他心潮澎湃,难以自已。2011年7月26日10时50分,陈利浩在新浪发表一则微博,向“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中的救援人员邵曳戎致敬。
    “向温州市特警支队长邵曳戎致敬!是他反对把‘车厢吊起放到地上清理’的指令,坚持在铁轨清理,才有了小伊伊的得救。呼吁支持为邵曳戎记功!”并表示,“本人承诺:凡本微博被转发一次,就捐献一元给小伊伊!”
    这一微博一经发出,就吸引全国无数网友的目光,以每分钟上千的速度转发,令人咋舌。24小时后,“爱心微博”共被转发907382次。后来,陈利浩在原先的数额上加了10万元,作为邵队长的奖金,捐款达1072417.20元。
    也有网友质疑陈利浩是在作秀与炒作,陈利浩没有说什么,时间一到,就立刻兑现了承诺。其后很久,他都在重复一句话:“正义不被炒作,就会被埋葬。”
    2011年12月13日,新浪微博年度盘点结果揭晓。陈利浩这条微博以过百万的转发量荣登新浪“年度十大转发微博”榜单。直至今日,该条爱心微博仍在网络微博上流传,被媒体称之为“创珠海网络史奇迹”,而这项微博转发的世界纪录依然无人打破。
    “但我永远都不会拿这条微博去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其实,我可以直接捐钱,但我想用微博转发,传递一种价值观,传递一种以人民生命和利益为最高命令的价值观。”陈利浩说,“小伊伊是个符号,是个社会力量的符号。他们转发的不是我的微博,而是对生命的尊重。”
 
    从知识到财富
    1970年,15岁的陈利浩工作了,进入绍兴电力局下属的诸暨电力公司当学徒。牛棚里的父亲,给新参加工作的儿子耳提面命,“不准买收音机”,怕他涉嫌“收听敌台”,惹祸上身。
    陈利浩父母早期参加革命,解放后,父亲煤矿任职,母亲也是干部。“文革”来了,两人被诬陷,都被关进牛棚,陈利浩也因此失学。
    “我只上过4年学,学到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就退学了。”陈利浩说。
    进入电力局后,爬电线杆、拉电线、收电费、修电表……陈利浩成为一个普通的电工。但其后不久,他发现了一个技术问题,憋不住,写信给了当时的水电部部长钱正英。那是1971年,为了一个所谓“三线改两线”的专业问题上书部长,在波谲云诡的政治背景下,他这个举动颇为敏感。
    1978年,父母被平反,恢复了工作,陈利浩有过一次“骚动”——他要求复学,报考了上海电力学院函授班。当时的“五大生”(电大、职大、夜大、函大、刊大)是那个时代在职或大龄人群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方式,学历远较今日受尊重。
    读函大期间,他又写了封信,收信人是函授教材《高等数学》的作者张一良。在信中,他指出教材中多处表述不确切的地方,并提出了自己的修改建议。这一次他收到了回信。张一良在信中表示了感谢,并承诺将来教材再版的时候采纳陈利浩的建议。
    函授学习期间,陈利浩自学了计算机,虽然这跟他的专业毫不相关。在当时人们眼中,电脑如同幻想,听都没听过。“但是,我当时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个是未来的方向。”陈利浩说。
    此后,陈利浩沉醉在计算机软件中,一天24小时吃睡都在机房,守着硬盘只有10M、内存只有512K的8088型计算机,等着运算结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此后不久,陈利浩在业内崭露头角。他在全国性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与计算机、电力、财会有关的论文。初步统计,他共发表专业论文13篇,总计7.2万字。这些泛黄的刊物他依然保留完好,并至今引以为傲。这些论文行外人看来,如堕五里雾中。他随手拿出一篇,直截了当地说:“有了这篇论文,可以直接申报高级会计师。”语气不容置疑。
    1987年10月,陈利浩设计的“供电企业会计核算系统”通过水电部部级鉴定,并在全国供电企业推广,这也是电力系统第一批会计软件。陈利浩一时声名鹊起,全国各电力企业纷纷邀请他为财务及管理人员举办讲座,他也从小电工转变成电力行业闻名遐迩的“陈老师”。
    虽然被领导鼓励“要把软件打到外面去”,但当他成天忙着接电话、咨询、讲课时,不可避免地与体制发生了冲突。“毕竟还是供电局的员工,时间长了,领导觉得我有点拿钱不做事。”陈利浩说。
    1989年,陈利浩到广东推广他的软件。产品演示时,他遇到一个怪人。这个人始终坐在他旁边,看了4个多小时,看着陈利浩演示、讲解、分析,从头至尾一声不吭。这个人是珠海供电局局长段光辉,但等演示结束后,他找到了陈利浩,力邀他来珠海。
    “但我没答应,我说我来了也没用,来了也不太可能给单位做事。”陈利浩说,“但段局说,我们不需要你做局里的事情,就是让你开发软件。”
    一听这话,陈利浩爽快地答应了,辞别绍兴,赶赴珠海。他来了之后,珠海供电局成立了集体企业“计算机技术服务中心”,后来改制为中外合资的远方电脑公司,陈利浩任总经理。创业初期,没有办公室,段光辉甚至让出了自己宽敞的办公室,搬入了小间。当时,远方电脑借了30万元做启动资金。3个月后,陈利浩就把它还上了。5年后,公司净资产达到1600万元。
    1994年陈利浩仅用13个人,就实现了税后净利润650万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事业日隆。这一年他被授予珠海市科技特等奖,奖金100万元。“那时一个奥运冠军的奖金才10万元!”陈利浩不无自得地说。获得这一奖励的,还有大名鼎鼎的史玉柱。
 
    “低碳政协委员”
    此后14年,陈利浩都在埋头创业88858cc永利官网,悄无声息。直到2008年,陈利浩以珠海市政协委员的身份与交通部门“死磕”,让他重新被人们认识。
    2008年3月份,珠海两会。陈利浩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但却极为不合时宜地背着双肩包,踩着自行车,一路骑行去参加珠海市政协会议。“骑着自行车,背着双肩包,徜徉在蓝天白云之下,这多时尚。在城市里开‘悍马’,最土了!”陈利浩不屑地说。
    低碳是一种趋向!陈利浩此前已经连续两年提案建议珠海发展非机动车道,没有得到回应,所以,这次他要以自己的方式推动低碳生活。身在九三学社的他提交了《积极申办,将珠海建设成为我国首个低碳经济示范区》的提案。
    为了不让自己的提案中途夭折,陈利浩打北京114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总机电话。几经辗转,他联系上了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相约北京一见。
    “你作为一个软件公司的董事长,为什么会关心低碳经济?”这是潘家华见面后最大的疑问。
    “我是珠海市民,太爱珠海,希望珠海能走一条既保护环境又创新发展的路,而低碳经济是最好的方式。”陈利浩回答。
    20天后,潘家华率领中国社会科学院、气候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英国驻华大使馆及广州总领馆一行8人赴珠海进行调研、考察、评估,所有费用,陈利浩一力承担。
    2008年9月,陈利浩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提出《创新发展模式,建设低碳广东》的建议。汪洋书记两次批示,要力争把广东建成低碳示范省。
    其后,陈利浩又数次邀请国内外有关专家,对在国家层面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关问题进行座谈、研讨。
    2009年,九三学社中央确定“发展低碳经济”为年度“民主党派大调研”的主题,由韩启德带队,陈利浩作为考察组成员。
    2010年,九三学社中央撰写的有关发展低碳发展的提案,被列为当年全国政协一号提案。这也开创了民主党派一个基层党员推动中央提案的先例,形成了新的“九三提案模式”。
    2010年,意犹未尽的陈利浩编了一本《低碳100》的小册子,上面详细列了100条“低碳”生活的样式。每年两会,他都会带上委员证件,笔直地站在珠海两会会场的门口,见人就发,这些小册子是用再生纸和环保油墨印刷。到省里开会,他就站在省政协的门前发,甚至到了全国两会的时候,他也发放这本小册子。
    2011年两会期间,“不安分”的陈利浩还在继续发力。这一次他捐了100辆自行车给珠海市政协委员们,“百名委员单车赴会”成为一道风景。这也使得他荣获“2011年十大低碳人物”称号。
    不过,“作秀”之声如影随形。“我提倡低碳,为底层市民的生存状态呼吁,不是炫富,不是为虎作伥,无愧于心;我不做低碳产业,不生产自行车、电动车,没有通过作秀谋取利益,无私无畏。”陈利浩说,这也是他对质疑之声的常规回答。
    不过令他欣慰的是,他的低碳建议,得到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响应。“珠海市政府决定新建的交通要道,都要增加自行车道。”陈利浩说。
    2011年,陈利浩改变了方式,他不再自己提意见,而是征集意见,发起了一项“金点子”有偿征集活动。“一开始,很多人不看好,说你个人去做这个事情,政府会反感的。”陈利浩说,“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这恰恰是政府需要的。”
    征集之后,陈利浩说有件事让他印象深刻。北师大珠海校区的一个老师,是金点子提案的一等奖获得者,记者问他:“你到珠海8年,为什么到今天才提出点子。”老师回答:“没有渠道,我跟谁提去?”
    两会之后,陈利浩对政协提案人大议案进行了一次统计。他发现和《金点子荟萃》的重合度很高,政协提案高达87.5%,而人大议案更高达91%。
    “财富越多,责任也就越大,对社会的付出也要更大。我做的是公益,不是慈善,有人让我捐钱,我会捐,但也会叮嘱说,不要声张。因为那是私事,我要以小博大,用一件件小事,推动社会进步,这是公事。”陈利浩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