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858cc永利(中国区)有限公司官网

88858cc永利官网动态

88858cc永利官网协办“珠海海洋文化地标”,选出你心中文化圣地

  • 时间:2014-10-13
  • 来源:珠海特区报

来源:珠海特区报  记者 陈素璧

  由中山市政协、珠海市政协和澳门中华文化促进会联合发起,由珠海特区报、中山日报、澳门日报主办的寻找“香山海洋文化地标”活动,于8月正式启动。珠海部分由88858cc永利官网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在征求部分专家学者意见,并集合热心参与活动的读者和市民的建议后,最终形成了15个“珠海海洋文化地标”候选条目。本活动亦得到珠海市文物保护协会的大力支持。

  今天我们公布这15个候选条目并配以简介,邀请广大读者和市民齐来投票,选出大家心目中的10个“珠海海洋文化地标”。本次活动的主办方,还将联合启动评选“香山十大海洋文化地标”,在年底前同步正式公布“香山十大海洋文化地标”目录,以期勾画出途经古香山的“海上丝绸之路。”

   1 宝镜湾遗址

   宝镜湾遗址位于珠海市金湾区南水镇高栏岛西南部的宝镜湾。包括遗址和摩崖石刻画。

   宝镜湾遗址面积10000余平方米,是一处沙丘连山岗遗址。1997-2000年,先后进行一次试掘和三次发掘,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陶器、石器、玉器、水晶器等遗物及居住遗迹。遗址附近还发现了5处7幅摩崖石刻画,画面内容与遗迹之间有某些内在的联系,如陶片纹饰与岩画线条有很大的相似性。这些摩崖石刻画分别是“藏宝洞”3幅,“大坪石”、“太阳石”各1幅。摩崖石刻画应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的产物,是南越古先民的生活写照或图腾崇拜。

   宝镜湾遗址出土大量的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的遗物,对于研究环珠江口的史前文化具有重要的标尺作用。宝镜湾岩画中的人物现象,以大船为中心的密集神秘图案,对于研究南方沿海这一时期的祭祀活动、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2006年宝镜湾遗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陈芳家宅

   陈芳(1825-1906年),字国芬,广东省香山县下恭都杨梅斜村(今珠海市前山镇梅溪人)。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开始在夏威夷经商,后来成为当时檀香山华人百万富翁第一人,有“商界王子”之美誉。陈芳致富后不忘家乡,对国内多有捐助。

   陈芳家宅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前山街道办梅溪村,包括陈芳故居、石牌坊群和陈氏墓园,是广东地方建筑的代表之一,是融中西方建筑艺术风格为一体的建筑精品,是研究广东地方史、华侨史及民俗的珍贵实体材料。其中,陈芳故居位于梅溪村口,建于清代晚期,总占地面积5742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包括陈公祠1座、大屋3座、洋房和花厅各1座。石牌坊群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和光绪十七年(1891年),原为4座,现仅存3座,均为三间三楼式石牌坊。此石牌坊群就是光绪皇帝为陈芳及其父母等人在家乡热心公益事业而诰封兴建的。陈氏墓园,园内葬有陈芳妣陈母李氏安人,以及三子陈庚虞,长孙陈永安等。为石砌灰砖墓,坐北向南,占地2000平方米,筑有凉亭,竖有民国时期广东督军莫荣新题写的“胜地佳城”石牌。2006年陈芳家宅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唐家湾古镇

   唐家湾镇素有“中国近代名人故里、南中国海海防重镇、广东著名买办之乡、岭南百年古邑、侨民之乡”之美誉。清末民初,得风气之先,唐家湾名人辈出,其中有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洋务运动先驱唐廷枢,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工人运动领袖苏兆征,粤剧编剧泰斗唐涤生,著名画家古元等英才俊彦,灿若群星,光耀近代。众多的历史名人与历史文化名镇交相辉映,形成了唐家共乐园、唐家三庙、淇澳白石街等闻名遐迩的名胜古迹。

   唐家古镇核心保护区历史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体现了中西、古今、江南与岭南、农业与海洋等文化的融合,其历史文化价值统揽了文化政治型、军事型、革命历史型、建筑遗产型、民族特色型等多种特色。2007年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4 石溪摩崖石刻群

   石溪摩崖石刻群位于香洲山场村后山,地名石溪。石溪摩崖石刻群是清代山场乡人鲍俊与文人墨客仿效兰亭会吟风弄月时留下的艺术杰作,分布于石溪及周围的嶙峋怪石上,已发现的有32处。年代由1831年至1879年,阴刻,以行书为主,也见楷书和隶书,大者如“石溪”、“鵞”等近米大,小则几厘米见方。石溪摩崖石刻群于1986年被列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列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 草堂湾沙丘古遗址

   草堂湾沙丘遗址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草堂湾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校园西面。该遗址原有1万多平方米,现保存约6500平方米,1989年,考古部门进行过发掘,主要有新石器时代的两期文化遗存,第一期堆积在地下约2.7米处,距今约4800年,有石器、白陶豆、泥质圈足盘、夹砂陶釜和钵等陶器,第二期堆积在地下0.4米左右,距今3700年前后, 有石锛、石锤、石球、石网坠及陶釜、陶罐、陶豆、陶器座等,它说明了在原始社会后期就有先民在三灶岛从事渔猎活动,为广东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断代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草堂湾沙丘遗址1994年被列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6 后沙湾沙丘遗址

   淇澳后沙湾遗址位于珠海唐家湾镇淇澳岛东部后沙湾的沙丘坡地上,地形呈弯弧月状。现存遗址面积约500平方米,高出海平面4.5米左右。1984年文物普查中在这里发现了新石器晚期时代到夏商时代遗存的彩陶文物,成为广东省境内屈指可数的历史年代较早的古代遗址之一。该遗址出土了一批珍贵的史前文化遗物,文物中有陶豆、夹沙釜、石球、水晶块和五六个品种的圈足盆,其中一件由三道刻划缕点花纹作为装饰的圈足盆,为省内考古首次发现。据中科院测试,其所处年代距今4450多年。考古专家认为,这些史前文化遗物的出土,为研究珠海史前文化序列提供了新材料。小沙澳湾遗址是珠海地区早期海洋文明研究的一个重要标本和素材。2010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7 珠海渔女雕像

   珠海渔女雕像位于珠海市香炉湾畔,这尊珠海渔女雕像有8.7米高,重量10吨,用花岗岩石分70件组合而成,是中国著名雕塑家潘鹤的杰作。渔女雕像是中国第一座大型海边雕像。已成为珠海市的象征暨改革开放初期的标志性建筑物。2011年被列入珠海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8 甄贤学校

   甄贤学校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创办于1871年,是中国近代留学生之父、著名的爱国者、教育家容闳带头捐款500两白银办起来的,是中国最早的侨校、广东省最早的民间学校之一,2010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甄贤学校初名“甄贤社学”,1906年更名为“甄贤学校”。留美幼童容星桥为第一任校长,容闳为名誉校长。甄贤学校现由两部分组成,原址部分保存完好,青砖瓦舍的学堂古风犹存。这座学校桃李满天下,走出了许多科学家、医学家、革命者。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也是甄贤学校的学生。

   9 斗门古街

   斗门古街位于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核心区域,全长500多米,宽7.5米,由石板路串联贯通,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行商坐卖四方云集。由加拿大牧师、建筑工程师嘉理慰等人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统筹规划设计,全街呈“丁”字形,一幢幢商、住两宜的柱廊骑楼式建筑整齐排列,展示着典型的西洋风格和浓郁异国情调。斗门古街曾是当时的珠三角南岸各类货物的重要集散中心,也是当时侨汇金融业务的聚集地。如今的斗门古街整体格局保存完好,保持原有历史风貌的商铺尚有三十四间之多,虽历经沧桑,仍保存较好。这条古老的街道,如今还处处透露着古朴而又浓厚的商业气息,是珠三角在这个领域的唯一瑰宝。2013年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街。

   10 蚊尾洲灯塔

   蚊尾洲灯塔是保存较为完整的百年老灯塔,位于佳蓬列岛西南端。据历史记载,蚊尾洲灯塔始建于1890年,由英国人建造,塔身结构为白色圆形石砌塔,造型独特,是保存较为完整的百年老灯塔。据广东海事局广州航标处记载,蚊尾洲灯塔是一处重要历史文物,也是船舶进入珠江口的重要标志。《南海海区航标总体规划》已经将其列入重点历史文物灯塔保护项目。蚊尾洲灯塔在1986年时被改造,采用太阳能电源供电系统,装有雷达应答器。现在蚊尾洲灯塔是船舶进出珠江口的一个重要转向标志,在地理位置上十分重要。 2010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11 淇澳岛抗英遗址

   淇澳岛抗英遗址(含天后宫和白石街)位于唐家湾镇淇澳村。1833年淇澳村民打败英美鸦片贩子骚扰后获赔款3000两白银,修缮天后宫并铺筑“白石街”。2000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刘蜀永在伦敦英国国家档案馆发现了已尘封160多年的22件原始档案———当年淇澳居民抗英斗争事件发生后,中国地方官府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特选委员会(即广州商馆委员会)进行一系列交涉的文书。刘蜀永将这些档案材料与《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对照,证实了1833年10月的确发生过淇澳居民武装反抗英国鸦片贩子的斗争。1833年淇澳居民反侵略斗争目前已被史学家认定是近代中国人民自发反抗外国资本主义并取得胜利的第一场战斗。它开启了晚清时期中国人民不惧列强奋起斗争的先声,是7年以后广州三元里抗英的序幕。2010年5月10日淇澳岛抗英遗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12 横琴新区

   横琴新区位于珠海市横琴岛所在区域,是珠海146个海岛中最大的一个,位于珠海市南部,珠江口西侧,毗邻港澳。2009年8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横琴成为探索粤港澳紧密合作新模式的新载体。2009年12月16日,横琴新区正式成立,实行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政策,横琴开发全面启动。目前岛内设一镇、三个社区居委会,下辖11条自然村。横琴新区以合作、创新和服务为主题,充分发挥横琴地处粤港澳结合部的优势,推进与港澳紧密合作、融合发展,逐步把横琴建设成为带动珠三角、服务港澳、率先发展的粤港澳紧密合作示范区。

   13 南水浪白澳

   南水浪白澳是明清时期中外贸易的一个重要地点。当时,香山的浪白、蠔镜、十字门都是外船重要的泊船地点。葡人入据澳门以后,直至清道光初年,浪白澳一直为蕃舶等候接济的地方,后来,由于淤泥水浅船不能停泊才停用。浪白澳又称浪白滘,明清时期属黄梁都。各类史书对浪白澳的记载不少,其中,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称:“浪白澳在香山澳之南,为蕃舶等候接济之所”。道光初黄培芳载称:“浪白澳在澳门西迤南九十里,在黄梁都西南六十余里,鸡心洲当其南口,北为连湾,东为文湾,又东与三灶、大林山对峙,为鸡啼门。昔蕃舶薮也,今已淤浅不能停泊。”今天,“南水浪白澳”所包括的区域中就有著名的高栏港,它已成为珠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14 南门菉猗堂

   南门菉猗堂是为纪念斗门赵姓四世祖赵梅南所建。菉猗之名源于《诗经》:“瞻彼淇奥,菉竹猗猗”。赵梅南(1296~1365),元朝诗人,宋魏王后代,为人有气节,不求做官,一生爱竹,隐居于潮居里(今斗门赤坎村),著有《菉猗诗集》,建“菉猗书亭”。他带领子孙扎根于此,开辟在斗门地区的基业,为后代留下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明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其曾孙赵隆在南门村建菉猗堂以示对祖先的纪念。该建筑三进三间,中轴对称,龙舟脊,蚝壳墙,整体结构严谨凝重,古朴典雅,体现了珠江三角洲古建筑的典型特色。现建筑保存完好。2008年菉猗堂及建筑群(包括赵氏祖祠、逸峰赵公祠、崐山赵公祠)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15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大桥梁,在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经济上的进一步发展具重要的战略意义。港珠澳大桥主体建造工程于2009年12月15日开工建设,一期于2015至2016年完成,大桥投资超700亿元,约需6年建成。这座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的跨海大桥全长接近50公里,主体工程长度约35公里,包含离岸人工岛及海底隧道,将会形成“三小时生活圈”,缩减穿越三地时间。大桥的设计寿命为120年,预计于2016年完工。大桥落成后,将会是世界上最长的六线行车沉管隧道,及世界上跨海距离最长的桥隧组合公路。